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11月22日,在南区6号教学楼301、302和411教室分别举行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志河教授组织,3个教室分别由3位学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专业学生参与。本次会议分为两个议程:主旨研讨和主题探讨。
首先由教室负责人介绍研讨交流会的主题和流程,接着由2位主持人分别引导同学进行主旨研讨。研讨流程为,在每位同学分享汇报主题后,由其他同学进行提出疑问、指出问题,进行研讨。
第一组涉猎的主题包括:数字化转型政策分析、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大模型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量表设计与核验三位同学依次上台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汇报中既包含了对政策或概念或模型的理解与总结,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考和反思。随后由主持人李瑞萱同学介绍23级同学的主题研讨,主题包括:知识转换与概念转变的辩证关系辨析、深度强化学习理论对未来学习环境的影响及比较祝智庭、杨开诚(北师大)的教育思想及对我国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影响等等。同学们对自己的汇报主题不仅进行了简要的概念阐述,还总结了原理概念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对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思考,在此过程中各位汇报人也积极与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汇报交流结束后,负责人总结了此次研讨交流会,指出这次会议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新的想法与灵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成长。感谢每位工作人员和参会人员的努力和分享,使得这次会议成为一个聚集智慧、激发创新的平台,更要感谢李志河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让这次讨论更加深入和丰富。最后希望此次研讨交流会带给大家的思考,也希望大家可以将今天的收获运用到日常的教育研究当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第二组涉猎的主题包括: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基础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数智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STEM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在线视频课程检索优化研究—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理念,汇报中同学们对内涵价值进行分析,并介绍了设计路径,最后做出总结及影响。例如:史志敏同学汇报介绍了STEM教育的内涵模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等。汇报结束后,同学和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提问和解答。随后研一的同学展开汇报,主题主要包括:深度强化学习对未来学习环境的影响、哲学视域下的学习环境认知观、AI对于学习科学的影响等。同学们积极发言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分享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引发同学们的深入思考,老师们也对每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提问与解答,共同推动了对学习科学课程建设的深入理解。汇报交流结束后,负责人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表示每位同学的积极发言,使同学们在思想碰撞之间,对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组涉猎的主题包括: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乐高EV3搭建教学设计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适应性在线课程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融入LLMs的学习环境模型构建。同学们简要概述了自己的研究主题,还总结了理论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了应用案例,这展现了研究生们在不同领域的深度研究和探索。接下来由研一同学进行汇报讨论,汇报主题包括:布鲁纳、奥苏贝尔以及加涅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深度强化学习理论对未来学习环境的影响、概念图的问题解决机制与应用等。汇报交流结束后,负责人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提出本次交流会不仅使各种想法和灵感萌生,也锻炼了同学们交流表达的能力。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分享与交流。
本次主题研讨交流会,由研一和研二的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并分享观点,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之间,老师也对汇报提出了一定的问题并进行了解释,对教育技术的不同主题进行探讨分析,同学们都收获颇深并对教育技术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次学术交流会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育研究,持续探索和创新。